生活垃圾管理事关城市运行安全,事关城市品质形象,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。《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,实行垃圾分类将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,更好地节约使用资源,是社会文明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体现。目前,市生活垃圾分类体制机制建设逐步完善,建立了市、区两级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协调指挥系统,市、区两级协同联动体系不断完善,形成了横向联动、互比互看的工作氛围。天津日报 天津政务网文 函虎垃圾处理器编
据市城市管理委废弃物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,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正在扎实推进,目前主要有五个方面的成效:
一是体制机制建设逐步完善。建立了市、区两级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协调指挥系统,市、区两级协同联动体系不断完善,横向联动、互比互看的工作氛围逐步形成。
二是示范片区创建扎实推进。截止目前,建成区覆盖居民户数达到340万户。全市建成130余个精品示范小区、30余所精品示范学校,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85%,5217家公共机构实现基本全覆盖。
三是党建引领作用明显。充分发挥街道、社区等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,形成居民区党组织、居委会、业委会、物业、志愿者等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。截至目前,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人数累计117.94万人次,志愿者人数累计52.1万人次。
四是宣传教育工作成效显著。以“两报两台”主流媒体为主阵地,充分利用公众微信号、微博及地铁显示屏等新媒体,广泛传播垃圾分类知识。全市开展入户宣传累计达到259.11万次,提升了居民普及率和知晓率。全市3785所各级各类学校已将垃圾分类纳入教育教学体系,覆盖率达到97%。建成了市级垃圾分类处理培训展示中心,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、和平、河北、宝坻等区建设了区级垃圾分类宣教场所,向市民群众宣传垃圾分类知识,推广垃圾分类新时尚。
五是分类处理体系稳步前行。各区按照“四分类”要求更新、购置一批专用运输车辆,收运能力大幅提升。按照“就近就地”处理措施有效弥补了厨余垃圾处理短板,截止目前,已建设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施40余座,设计处理能力150吨/日。建设了48个有害垃圾暂存点,实现了有害垃圾与危废收运体系的无缝衔接。